您好,欢迎的来到【京通汇领】教育官网

7*24小时求学热线

186-1219-5778
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心理驿站 >> 常见心理

情绪不好,是能量不足

时间:2025-04-30 阅读:586次

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:


从早到晚各种忙,累了一天后,一点事就令你心烦意乱;


碰上烂人烂事,很难释怀,总是习惯性地内耗生闷气;


倘若再碰上搞不定的麻烦,就更容易负面情绪爆棚。


如果经常情绪不稳,那你很可能就是大伙常说的那种“身弱之人”。


自身能量不足,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平衡自己的状态。


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“心理能量”称为“力比多”。


“力比多”是推动正常生活的根本动能。


很多时候,情绪不稳,并非脾气坏,而只是能量不足。


身体能量


哥伦比亚作家玛格丽塔•帕索斯,曾患有严重的焦虑症。


经过多年治疗,她终于摆脱了焦虑,过上了正常的生活。


但遗憾的是,正常了没几年,她就又旧病复发,情绪一度失控。


她一会儿担心丈夫出意外,一会儿害怕工作有麻烦,满脑子都是不祥的预感。


她坐立不安,喋喋不休,搞得一家人都关系紧绷,而自己也愈发难过和无助。


实在没办法了,她就去心理咨询室求助,心理医生的一句话,一下子点醒了她。


“前段时间,是不是过得特别累,身体肯定吃不消吧。”


对啊,就在几个月前,丈夫和女儿先后得了严重的流感。她一个人忙前忙后,每天都累到几近崩溃。


而等家人病好后,外婆又生病住院,她去陪床十几天。


期间吃不好睡不好,再加上繁重的工作,人就一下子也病倒了。


玛格丽塔突发肠胃炎,上吐下泻好几天,整个人都虚弱到不行。


也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,她的焦虑症复发了。


想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,玛格丽塔决定休息一段时间。


果然,在她养好身体后,很多情绪问题都不翼而飞。


在著作《做自己的心理医生》中,她说:


“若想管理好情绪,人必须给自己补充足量的精神蛋白质,也就是能量。”


这些能量,可能来自健康的饮食,规律的作息,乐观的心态等等。


如果一个人身体能量不达标,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纾解情绪。


关于这点,我就深有体会。


每当我饿肚子的时候,特别容易烦躁,做什么事都透着一股不耐烦;


要是好几天睡不好觉,我心里就莫名其妙地窝火,看谁都不顺眼。


总之就是,身体不舒服的时候,心情也非常不好。


我一度怀疑自己性格有缺陷,后来我才知道只是自己状态不好。


科学家安妮塔·卡斯滕说:


在身体“快要撑不住”的临界点,人根本无法自控自己。人会忽然大动肝火,悲观绝望,忍耐力急速下降。


这个时候,再怎么努力克制都无济于事。


因为,我们的大脑虽只占体重的2%,却是个“耗能大户”。


当身体能量不足时,大脑会优先保证呼吸、心跳这些基本功能。


而调节情绪这种“高级任务”,就得靠边站。


我们的身体会自动关闭情绪系统的管理功能来节能。


这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身体不舒服时,我们总忍不住发脾气。


那反过来想。


先让身体强健起来,保证足够的休息,我们就会有多余的能量,匀给情绪系统。


去平息愤怒,释怀遗憾,摆脱内耗……


相信自己,你不是脾气差,只是体质不够强。等休养好了,再遇到什么,都能从容应对。




思维能量


看过一个关于情绪的社会实验。


心理学家罗斯林,走访了数百位饱受负面情绪困扰的人。


一番细致地观察后他发现:


情绪不稳的人,往往只看到事情糟糕的一面。


那些喜欢抱怨、发牢骚的人,总是爱否定身边的一切;


经常焦虑的人,通常是灾难化思考,放大事实的严重性;


伤心绝望的人,总爱咀嚼过去的烦恼,不断反刍曾经的痛苦……


罗斯林就此得出结论:人的情绪都是来自思维方式。


一句话,情绪不稳,很可能是认知不足的表现。


美国心灵导师露易丝·海,经常在演讲中说起自己的往事。


年幼时,她父母离异,日子过得很是艰苦。


等母亲再婚,她又常年被继父殴打辱骂。


好不容易长大成人,却时常因为悲惨的过去而伤心难过。


她无法释怀,天天抱怨,每天活在痛苦之中,情绪也极其不稳定。


某一年,她在教堂做礼拜时,偶然认识了一位心理咨询师。


那人告诉她,换个角度看,过去的一切或许是你疗愈自己的契机。


不幸的童年,启发你研究原生家庭;不幸的经历,倒逼你迅速成长。


抱着试试看的心理,露易丝·海开启了疗愈自我的旅程。


她开始大量读书,还考取了一所大学的博士学位。


果然,换个思路去生活,她就不再抱怨命苦,反而越活越精彩。


她曾无比感慨:“任何人、任何事都无法控制我们,我们是唯一的思考者,当脑海里充满智慧,生命就会宁静和谐。”


不想被情绪牵着鼻子走,我们就得从认知上突围。


这世上的事,没有绝对的好与坏,全然在你从哪个角度看。


只看糟糕的一面,心情肯定糟糕。


多看看好的一面,心中就满是庆幸与感恩,情绪自然平和了许多。


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德韦克,认为人的思维有两种:


一种是成长型思维,一种是固定思维。


对固定思维的人来说,所有失败与不幸都在揭露自己的无能,不愉快的情绪接踵而至。


但是对成长型思维的人来说,人生的种种挑战是一个又一个托举自己的台阶。


他们不会在苦恼中止步不前,而是在积极心态下,重建内心的秩序。


接下来,努力让自己具备成长型思维,你就能成为情绪的主人。




心理能量


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,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。


他在清华校舍居住时,几乎听不到什么吵架的声音。


即使发生摩擦和矛盾,大家也都能心平气和地沟通。


但搬到低价公寓以后,他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歇斯底里的争吵声。


甚至有些人,总是无缘无故地就乱发脾气,惹出很多纷争。


起初,他也想不通,但随着生活的深入,他终于明白:


清华校舍的邻居们,大都有学识有能力,日子也比较平顺。


但低价公寓的人,工作中却常常状况百出,回到家已经精疲力竭,一点小事就能点燃战火。


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。


如果在工作上消耗光了,回到家遇到琐事就很容易情绪爆炸。


我们常说:弱者气大,一个人心理能量越弱,情绪往往越不稳定。


如果再没办法脱身,长期积攒的不满,就只能以愤怒的形式爆发出来。


看过一个故事:


四十多岁的特里,原本是个很和气的女人。


但当她遭遇事业危机后,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。


不仅开始酗酒,还戾气十足,动不动就与人起争执。


但当她经过一番努力,凭本事渡过难关后,又慢慢恢复了正常。


心理学家萨拉·埃德尔曼说:


“情绪稳定人群”的一个关键特质,就是心理上很有弹性。


也就是,他们对环境的适应力强,对生活的把控力强。


当人有足够的本事与生活周旋,就不会轻易地陷入情绪的漩涡。


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技能,稳定自己的心态。


当你能搞定一切,内心稳定且强大,自然没有事能挑动你的情绪。

我们每个人,都是一个能量体


能量大小,决定了我们的情绪和心境。


能量充沛的人,往往沉着冷静,波澜不惊;


而能量匮乏,人就总是跌入情绪的泥潭难以脱身。


人内在的感受,永远与自身的能量息息相关。


向内关照自我,不断为生命蓄能,我们就能平和地穿越人生的风雨。